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讚道:“產於山陰,採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 《荊楚歲時》記載:在五月五日雞未叫時,採集像人形的艾,收藏好以備灸病,非常靈驗,當日采的艾作為門神,懸掛在門上,以避邪氣,稱作“艾虎”。孟詵說:“春季採嫩艾做菜時,或者和麵粉做成彈子大小的餛飩,每次吞三五枚,然後在吃飯,治一切惡氣。長期服用可止寒痢。

明代盧之頤《本草乘雅半偈》載:“蘄州貢艾葉,葉九尖,常盈五七寸,厚約一分許,豈唯力勝,堪稱美艾。”在明代艾葉以被作為貢品向朝廷進貢。

清代,對艾葉的研究及應用也是十分重視的,《本草備要》、《本草從新》、《本草術鉤元》、《本草求真》、《植物名時圖考》等大多本草著作均收載艾葉。艾葉在清代宮廷中的應用也是十分廣泛的,是清宮醫案處方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藥物,主要用於婦科疾病,也用灸法治療多種疾病,光緒34年(1908年)御醫就用蘄艾等藥粉碎或搓軟,以綾絹製成6寸寬的腰帶緊繫於腰間治療光緒皇帝的腰跨疼痛,以補湯藥之不及。

艾葉在古代不僅僅是在醫藥上廣泛應用,而且在民俗應用上也十分普及,在端午節,民間有掛戴艾葉及使用艾葉以“避邪”、“禳毒氣”的習俗,一些經史書籍有端午節“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的民間習俗記載。艾虎,即用艾作虎或剪彩為虎,粘艾葉,戴以避邪。元陳元靚《歲時廣濟》雲:“金門歲節,洛陽人家端午作術羹艾酒。”《遼史?禮志》六嘉儀下云:“五月重五日午時,採艾葉和棉著衣,君臣宴樂,渤海膳夫進艾糕。”

在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的故鄉湖北蘄春縣即有很多用艾的習慣,如在嬰兒出生後第三天要洗一次艾水澡,並將艾絨少許敷在囟門和肚臍上,可以預防感冒鼻塞或感染其他疾病。產婦在產後三天和滿月,都要進行一次艾湯沐浴,用以消毒辟穢,溫運氣血,預防產後體弱受病。成年人一旦感受風寒咳嗽,用艾一把煎湯洗腳,同時用艾葉七至九片,蔥三至五根,煎湯溫服取汗,即可告愈。用艾葉烘乾制絨與棉花混合製成藥枕防止妊娠及產後外感風寒頭痛和偏頭痛。老人丹田氣弱、臍腹畏冷,兒童受寒而致腹痛泄瀉,婦女痛經、經行不暢、小腹墜痛或帶下等經寒症及婦女產後虛寒性腹痛等用熟艾製成圍兜,兜其腹部,效果顯著。

艾在保健養生中有著神奇的力量,受到歷代醫家和養生家的青睞。宋朝太醫竇材在《扁鵲心書》中記載:“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真氣弱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又有:“人於無病時,長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矣”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