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法的起源比針法的起源更早一些,要追朔到人類對火的發現和運用之後.原始社會,人們住在天然石洞內,或者積木、壘石為巢,甚至野外露宿,極容易感受 風、寒、濕邪的侵襲,引起肌肉、關節的疼痛.人們除了發現被火燒過的肉食味道比生吃鮮美以外, 還發現原來身體因風寒濕致疼的部位無意中被火烘烤或燒灼後感到舒適,疼痛會減輕、消失.我國現存最早記載灸法的文獻當首推《黃帝內經》,同時期的《莊子· 盜》中也有“丘所謂無病自灸”的記載. “灸”字,有久、火二字合成,其含義即指長時間以火治病.起初,是取松、柏、竹、桃、榆、枳、桑、棗等“八木之火” 施灸,因其副作用較大,不宜久灸,而後逐漸發現了艾葉這種更為理想的灸料.

艾灸療法在中國傳統醫藥文化發展中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實、源遠流長、功效顯著,具有強大的民間生命力,也是我國古代醫學家和廣大勞動人民在同疾病作鬥爭 的過程中發明的一種治療方法。它是用艾絨在體表的俞穴或患部點燃熏照,使溫熱力深透肌膚,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作用,從而達到防病治 病,保健養生的目的。東漢名醫華佗以“”灸足三里穴防治五羸弱,七傷虛乏。 ” 《孟子·離婁》中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藥之不及,針之不到須灸也”。號稱“藥王”的孫思邈少年時體弱多病,從中年開始以“艾火遍身燒到九十多歲 尚視聽不衰,神采甚茂,長壽百餘歲。 ”宋代竇材在《扁鵲心書》中說: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明代著名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論述 艾葉的功能作用時說:“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可以取太陽真火,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 和;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沈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 ”可見,艾灸的功能作用和臨床適應範圍是比較廣泛的,尤其對於陽氣不足的陰寒之症、慢性虛弱性疾病以及風寒、濕邪為患的病症療效尤為明顯。灸療是針灸醫學 幾千年曆史長河中的瑰寶。艾灸是中醫學中防病治病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