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晉代醫家葛洪,倡導灸療,首創隔物灸法,堪稱倡導灸療的先驅。在其著作《肘後備急方》書中所錄針灸醫方109條,其中99條為灸方,大量收集了當時及前人治之有效而又簡便易行的灸方。他認為諸家備急之方“既不能窮諸病狀,嫌多珍貴之藥,豈貧家野居所能力辦?又使人用針,自非究習醫方,素熟明堂流注者”難以掌握應用。為了“家有此方,可不用醫,凡人覽之,可了其用”,書中所載灸療的部位“但言其分寸,不言孔穴”以達到“家自能醫,人皆能用”即使不懂醫術、穴位的人也能夠遵方按法施用,這樣灸法對地處偏僻、缺醫少藥的地方就有很大的幫助。

2. 晉代醫家陳延之,是繼葛洪之後又一位倡灸法的先驅者,所撰寫的《小品方》是我國古代一本重要的方書,對灸療多有論述,指出:“夫針術須師乃行,其灸則凡人便施。為師解經者,針灸隨手而行;非師所解文者,但依圖詳文由可灸;野間無圖不解文者,但逐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表明就發簡便有效,易於推廣。

3. 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在其著作《備急千金要方》一書中以大量篇幅論述了論述了針灸學,特別是灸法的理論和應用。書中指出,灸法的刺激強度,即灸之生熟要根據部位、病情、患者體質年齡不同而靈活掌握,灸的順序要優先後,體位要平直,病症要有選擇,在用灸法防治疾病方面,強調早治,這些無不對後世灸法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灸治範圍上也有較大的擴展,首先增加灸療防病的內容,如《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指出:“凡人吳蜀地遊官,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另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

4. 唐代的王燾更是重灸輕針,以灸法之安全、效驗、易於掌握而極力推崇,提出灸為“醫之大術,宜深體會之,要中之要,無過此術”認為“針能殺人,不能起死人,若欲錄之,恐加性命,今不錄針經,唯取灸法”他所著《外台秘要》一書中,針灸治療部分幾乎都用灸方,這種棄針重灸的觀點當然屬於偏見,但是說明當時對灸法的重視。

5. 宋代竇材進一步完善灸法理論,撰《扁鵲心書》三卷,本書在理論上特別強調陽氣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提倡治病應以“保護陽氣為本”,在治療方法上則十分推崇灸法,認為“保命之法,艾灼第一”。其主張治療施灸宜選穴少而精,灸之壯數宜多,有云:“世俗用灸,不過三五十壯,殊不知去小疾則愈,駐命根則難。”竇氏常將灸藥聯用,以增強溫陽作用,提高或鞏固療效,而溫補陽氣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弟三”

6. 聖典《靈樞經》經文中對於灸法的治療範圍和原則有著明確的記載:“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陰陽俱虛,火自當之;經陷下者,火則當之;經絡堅緊,火所治之,陷下則灸之;經滿絡虛刺陰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