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自古在民間即有食用、袪風邪等用途,端午節有些嶺南人士,除了會以糯米摻艾草製成"艾粄"等應節食品之外,還有人將艾草、茅草、抹草、柳枝、桃枝等藥草懸掛門口,當作避邪之物。艾,又稱香艾、苦艾,味苦辛,性溫,入肝、脾、腎經,最大功效為袪濕散寒、止血止痛,另外還有溫血活血、健胃強壯等功效。艾草主治吐血,對於直腸出血、子宮出血、月經失調、經閉、少女痿黃症、虛寒陰冷、貧血等婦科病極佳,為婦科良藥。因具有袪寒濕功能,可治關節痛、神經痛、頭風頭痛、腰骨酸痛和胸痛等痛症,還可治下痢、胃潰瘍、盲腸炎、除腹水、止冷痢吐瀉,亦可配合其它治癌藥草,治療甲狀腺癌和鼻咽癌等。

在《本草》中記載:“艾葉能灸百病”。 《名醫別錄》載:“艾葉,味苦,微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溫,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清代吳亦鼎在《神灸經論》中亦說:“夫灸取於人,以火性熱而至速,體柔而用剛,能消陰翳,走而不守,善入臟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經,入三陰,理氣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說明用艾葉作為施灸的材料,有通經活絡,理氣祛寒,回陽就逆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