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邪毒從何而來?

這還得從陰陽家的觀點談起。在古代陰陽家看來,五月是陰陽相爭、死生分判之際,不可不慎重對待。所以才要舉行儀式祭祀。陰陽學說起源於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與氣候、農事有密切的關係。雖然中國南北氣候有相當大的差異,但五月均是一年之中的氣候轉換期。此時南方進入梅雨季節,而北方則往往天旱少雨。在這個特殊時節人們容易得病。古時醫療條件差,人們也缺乏科學知識,往往很情緒化地看待這個特殊的時節,所以就把五月當成“惡月”,認為是上天對人的懲罰,因而要“多禁忌”。人們通過舉行祭祀儀式,以防陰陽二氣轉換之際人體受到侵害。作為民族傳統節日的端午節,承載了太多的文化內涵,而文化的魅力與民族精神也在快樂的節日里延續並傳播。隨著華夏文明的足跡不斷向外延伸,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在東南亞一帶及世界各地落地生根。端午節在韓國、朝鮮、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都是華人和當地人所喜歡的節日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端午節已經不僅僅是中國人的節日了,這表明華夏文明充滿魅力!有民謠這樣說:" 五月五, 麥子熟,包好粽子過端午。"說明包粽子、吃粽子,是河南端午節裡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受古人五月五日為"惡日"說法的影響,端午節這天,民間還有許多消災祛病、預防瘟疫流行的風俗。每逢此日,河南家家有採艾、掛艾的習慣。當太陽還未升起,中原城鄉還籠罩在晨靄之中,農民們就踏著露水上路了。據說日出以前的艾性涼,可以辟邪。日出以後的艾性熱,容易招邪,所以人們都要趕在日出以前上山採艾。

端午節這天,是孩子們最歡樂的時候。大人給他們戴上五毒肚兜,穿上黃色繡花鞋,手、腳繫著五色彩線,脖子上掛著精美漂亮的香囊。他們神氣十足,穿梭嬉戲在人前背後。孩子是婦女的理想模特,當孩子穿戴整齊,在眾人面前炫耀母親的女紅技藝時,婦女們心理上就得了巨大的安慰和滿足。這些凝結著母親一片愛心的兒童裝飾品,為傳統的端午節增添了令人心醉的色彩。從科學分析家角度來說, 農曆五月,氣溫逐漸升高,蛇蟲螞蟻都出來了,病毒也滋長起來,所以民間一直認為五月是兇月。於是端午節除了祭祀與紀念之外,避毒除害也是重要內容。所謂毒邪,民間形象化地解釋為避驅五毒(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艾,這種平常無奇的菊科草本植物,莖有分枝,質硬而多葉,高在1米以上。它開綠黃色小花,其葉有銀灰色光澤,是一味古老而神奇的良藥。假若說杏是中醫之花,那麼艾便是中醫之草了,艾的應用在我國至少已有三千多年曆史。
   民間常在農曆五月初五日“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採艾,插艾和燃艾。有的人還把艾葉插在髮際和夾在耳朵上,據說這樣的能祛病避邪。艾在燃燒時產生的煙對人畜無害,氣味又芬芳,有殺菌消毒之作用。

    早在17世紀,國外就用艾作為添加劑釀製苦艾啤酒,

艾草是具有特殊氣味的植物,所以驅蟲的效果是相當好的,而且屬性辛溫,能淨化空氣、有芳香通竅的作用,常聞能令人頭腦清晰、聰耳明目、記憶力增加,甚至還有預防感冒的功效,所以端午節學學古人在門前放一束艾草,有那麼多的好處,何樂而不為?
   由於艾草辛溫的屬性,適合用來活絡通筋,因此,在中醫上經常以艾葉或艾條來做針灸或草薰,吸進體內的艾草味道,可通暢全身的氣血,讓血液循環變得更好。而一個人的氣血通行無阻,免疫力自然提升,即可遠離"邪氣"如感冒、病毒。
   端午節之際,春夏初交,乍暖還寒,“陽氣始虧,陰慝(讀te,指藏在心裡的惡意)將萌,暖氣始盛,蟲蠹並興。”“是月(五月)也,陰陽爭,血氣散。”古人認為五月是“惡月”,傳染病極易滋生和流傳。其實,古時端午節是防疫之節,所以,飲食、懸佩和活動無一不與防疫有關。以流傳到現在還例行的吃粽子為例,粽子是“蓋取陰陽尚包裹未(分)之像也,所以贊時也”。就是說食粽子可以和陰益陽,對人體的消化系統和抗疫有好處。可見,端午節與防疫有著密切的關係。
   然而據專家考證,端午節早在屈原出世前的春秋時代就有了,紀念屈原是後世好心人附會的;端午節的正宗由來是衛生防疫。從時令上看盛夏即將來臨,百蟲滋生,疾病流行,易發瘟疫(傳染病),故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防疫禳災成為端午節俗的主要內容。用艾葉、蒼朮、白芷等中草藥在室內煨燒,更有辟穢、消毒、殺蟲害的功效,對居住環境有消毒作用。

相關文章 :

發表迴響

抱歉,您必須要登入才能發表迴響喔!